决定着砾石堆和废砂堆中金含量的工艺损失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砾石堆中金的工艺损失与砂的冲洗程度以及冲洗条件下砂的分选质量有关。废矿堆中金的工艺损失是由矿砂的富选方式、选矿设备的类型、金的粒度成分和金粒的形态特点造成的。考虑到上述情况,在选择和论证制砂生产线生产的人工砂矿普查评价与勘探工作方法时,重要的是应解决下列问题: (1)审查已采出的储量并预测留下的原砂; (2)对砾石--废矿堆进行地质填图; (3)确定更佳的样品体积和勘探网参数; (4)选定勘探的技术手段、选矿工艺和样品精选工艺。 在制砂生产线生产的人工砂矿内留下的原砂中,含有平衡表外储量的块段(河谷地段)以及留在砂矿近底岩部分的砂可能更有意义。在首先检查的平衡表外储量中,应当检查采用钻孔勘探的那些块段,而50~60%的金是由0.5mm以上的粒级构成的。实践表明,即使矿层中的金是均匀分布的,当钻孔直径为120~200mm、钻程长度为0.5m(样品体积大约11~15升)时.实际金含量可能比更低含量还要低1/2。对于这样的检查来说,冲刷系数高的砂矿更有意义。在含金岩溶发育的砂矿床中,储量可因砂矿近底岩部分的原砂而增大。在叶尼塞岭已知有这样的砂矿,它们的规模有时很大。从地表已被部分开采的这种砂矿,通常由于充水性、巨砾和粘土含量高等原因,而拥有很大的剩余储量。



在选择和论证制砂生产线生产的人工砂矿普查评价时的问题
